4月16至23日,正值中国谷雨节气、第十六个联合国中文日及世界读书日,国际教育学院组织“国际中文日”系列活动,展现中文魅力并促中外人文交流。

国际教育学院围绕“中文:穿越时空的礼物”这一主题,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。活动通过剪纸、诗歌朗诵和漆扇制作三个板块,让中外学生沉浸式体验中文的独特魅力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。



在剪纸课堂上,黄甦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中国剪纸艺术的历史与技巧,并现场示范了牡丹花、“春”字、“年年有鱼”等传统窗花的剪法。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,逐步掌握了对称原理与剪纸技法,从最初的生疏到逐渐熟练,最终创作出了蜘蛛侠、太乙真人等富有创意的作品。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剪纸艺术的精妙,也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传统手工艺的兴趣。




诗歌朗诵环节由吴巧巧老师主持,学生们深情诵读了吴筱峰先生的诗歌《中国话》。慷慨激昂的朗诵展现了中文语言的韵律之美与深厚内涵,令在场学生为之动容。外籍教师Dr.Olgar还将诗歌翻译成英文,计划分享给更多学生,进一步促进中英语言文化的交流与理解。




毛卫利老师带领的漆扇制作课堂同样精彩纷呈。学生们在空白纸扇上书写了自己喜爱的中文词汇或短句,其中不乏“绝绝子”“暖男”“干饭人”等网络流行语。课堂上,学生们积极互动,毛老师耐心解答了他们对词汇含义的疑问,并借此机会讲解了这些词汇背后的文化现象。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们体验到汉字书写的乐趣,也加深了他们对中国当代语言文化的认识。
系列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,为中外学生搭建了学习中文、了解中国文化的平台。院长帅式毅表示,国际教育学院将继续秉承“以文化人、以文育人”的理念,举办更多高质量的文化活动,助力中文国际传播与中外文化交流。

黄甦 吴巧巧 文/摄,审核:帅式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