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国际学生为对象的民粹民族主义现象:特征、成因及对策
目录
一、民粹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
1、政策排斥:以“本土优先”之名
2、社会敌意:污名化与暴力
3、文化同质化压力
二、根源分析:为何国际学生成为靶子?
1、经济焦虑的转移
2、身份政治的工具化
3、教育领域的资源争夺
三、典型案例分析
案例1:英国“脱欧”后的国际学生困境
案例2:印度“反中国情绪”与学术排斥
四、对国际学生的多维冲击
五、应对策略:制度、社会与个体的协同
1、制度层面:构建包容性政策框架
2、高校责任:从被动接纳到主动保护
3、国际学生自救策略
六、全球经验借鉴
结 语
民粹民族主义(Populist Nationalism)结合了民粹主义对“人民意志”的强调与民族主义的排外性,常以捍卫本土利益为名,将国际学生视为“外来威胁”。这种意识形态在政策、社会及文化层面对国际学生造成系统性排斥。以下结合案例与理论,剖析其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。
。。。。。。
一、表现与典型案例
1、网络空间的排外言论
2、校园内的隐性排斥
3、政策讨论中的民族主义化
二、成因分析
1、经济焦虑与内卷压力
2、民族主义叙事的影响
3、信息不对称与认知偏差
4、代际心理特征
三、潜在风险与影响
1、损害国家软实力
2、加剧校园割裂
3、个体心理伤害
四、应对策略:疏解矛盾与构建共识
1、政策透明化与资源公平分配
2、促进深度互动与共情
3、完善反馈与纠偏机制
五、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的平衡
在国际社会中,不同社会阶层对国际学生的总体态度表现为友好。然而,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加速推进以及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,局部地区出现的民粹民族主义情绪引起了关注。这种情绪通常以“保护本土利益”为幌子,将国际学生视作资源竞争的对手或文化上的“异己”,对此,必须结合社会背景和群体心理进行深入的分析。
Reference from DeepSeek
......
版权所有:Copyright 2024 九江学院国际教育学院
地址: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邮编:332005
电话:+86 792 8312611 Email: fis@jju.edu.cn
FIS公众号